当前位置: 首页>>本科教学>>课程思政>>正文

河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设标准 (参考标准)

发布时间:2021年06月22日 | 点击:[] 次

一级指标

二级指标

建设标准

分值

1 规划制度

1.1建设规划

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营造课程思政建设氛围。定位符合“四个相统一”要求,切实可行。成立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指导委员会,统筹全校教师落实课程思政教学目标。

10

1.2政策制度

课程思政教学纳入学校整体教学管理。出台有相关政策文件,规范课程思政教研制度、培训制度、奖惩制度等。

2 组织机构

2.1机构设置

学校领导重视教学研究中心建设,分工明确。研究中心具有与职责相适应的教科研水平与相应的专业背景,规划全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工作。

10

2.2学科依托

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。课程思政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本科、硕士、博士学科点为理论支撑。

3 保障条件

3.1经费投入

中心经费纳入学校预算体系,多渠道筹集教师培养培训经费,保证教师能够参加岗前培训、课程培训、实践研修、学术交流等。

30

3.2硬件设备

示范中心有专用的办公和教学研究场所,有满足教研需要的现代化教学设备。

3.3专职师资

专职队伍学科背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、教育学、心理学、政治学、教育技术学等学科为主,实践经验丰富。

3.4兼职队伍

鼓励支持院士、长江学者杰青、省级以上教学名师等与思政课教师组成的教研团队,协助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工作。

3.5教师培训

科学设置课程思政培训内容,实施全员培训制度,开展全方位、多样化、针对性的教师培训,落实教师岗前培训、在岗培训,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。

建设效果

4.1建设原则

推进“思政育人”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,增强学生“四个自信”,挖掘高校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。科学制定价值塑造、能力培养、知识传授“三位一体”的教学目标,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、掌握、拓展与深化。

40

4.2建设内容

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,根据专业特点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。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系,落实课程思政目标设计、教学大纲修订、教材编审等,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。推出一批教学效果良好,具有示范性的教学案例。制定多维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,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作为高校和院系教学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。

4.3教学研究

利用本校国家、省级专业、课程、实验教学中心等自主设立课程思政特色研究项目;积极引入国内高校等研究机构优质项目,推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成果产出,促进中心整体发展。创新教育教学方法,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,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业评价方式研究。

4.4资源整合

建立示范中心网络资源平台,为各专业课程思政教师提供专业指导、专题讲座、示范案例、教学素材等资源,为教师提供丰富、实用、便利的教学资源,形成共建共享机制。

4.5服务指导

开展课程思政相关咨询服务,促进专业课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。以教学研讨、教学竞赛、教学成果推广、教研工作交流等多种形式为载体,促进校内外教师相互交流学习。每年为需要培训、新上岗的教师提供个性化培训和咨询服务。

5 示范引领

5.1中心建设

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管理模式、项目研发或资源共享、服务咨询指导、教师培训及研究等。实现研究中心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的科学化、规范化,加强中心管理人员培训学习。

10

5.2影响效果

研究中心每年推出有一批优质课程思政样板课程,并有标志性成果。每年为省内高校提供师资培训、共享资源平台,并开放有网络精品课程思政课。与省内外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,开展区域性协作。